關於「恩派」與「奧派」,請參考「西醫」與「中醫」。
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,不論推崇什麼流派,不論使用什麼政策,不論把波谷推遲也好,還是把波峰提前也好,規律就是規律。如果一定什麼是管用的靈丹妙藥,一定有可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政策,那便感性了,便接近理想主義了,脫離了經濟學的根本 —— 理性。
從古到今,沒有任何一種辦法可以完全實現將經濟周期(類似於正弦函數圖形),有起伏高潮低潮的波形,變成一條可以人為操控的,並且是所希望的「直線」。
辦法好不好用,我個人覺得,在於是「輔助規律運行」還是「干預規律運行」。這也是中醫與西醫最大的不同之處。
凱恩斯主義,更像是一場「一群人的狂歡」,更像是一場「全民龐氏騙局」,更像是一場「妄想永不散場的擊鼓傳花」。換個詞說,這便是「主觀規律」。
我認為,像人的內卷一樣,國家間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內卷,當所有人都在想辦法提振經濟,提高 GDP,白費功夫解決一些根本解決不了的問題,「假裝努力工作」的時候,你卻「眾人皆醉我獨醒」,跟人民說「大家要冷靜,這是規律!這是規律!我們大家誰都沒有辦法,以後也會經常出現的,大家要習慣。」,不會有一個人民會相信這樣一個政府,放在任何一個民主國家,當下政府必將被千千萬萬選民所推倒並唾棄。(人們只願意相信自己相信的,看見自己看見的)你只需知道在各種繁雜事件背後,都是由這兩種對立的規律造成的。
放到貼合實際上看,就像學生,所有人都在努力奮發圖強熬夜拼命應試,你卻提前看到了「學習的本質」,努力往自己身上學本事,而不是應付考試,那所有人必將你排除在外。就像女生減肥,什麼是美?美的標準是誰制定的?美就一定要瘦嗎?這便是主觀規律,當所有人都認為 A 才是對,哪怕 B 才是正確答案,那 B 的作用,也變成了反作用。這便是客觀規律是主觀規律的辯證。
總結:
「任何人都不要妄想改變客觀規律,甚至凌駕於規律之上。一切蔑視客觀規律的行為,都將帶來千百倍的反噬。」